星期一, 3月 06, 2006

騎自行車的配備騎自行車的配備




一、人身配備

1.安全帽:
自行車專用,採材質輕的PU或保麗龍材質,帽上有排熱通風洞;配戴時前額要下壓戴齊眉,因為大多數單車的摔車事故人會向前翻滾,前額容易著地碰撞,以增加 保護頭部作用;帽沿線配在下巴下,可調整至約脖子與帽帶約一手指距離為舒適又不脫落或晃動不貼頭顱。

2.小布帽:
自行車或慢跑專用,帽沿短小,配戴騎車時不致擋到視線;冬天保溫、夏天遮陽、平時戴則很酷。

3.頭帶:
作為止汗用途,或增加頭部與安全帽間的襯墊。

4.防風遮陽眼鏡:
一則阻隔騎自行車時迎面而來的風沙,再則遮擋刺眼的陽光,選擇適合頭圍服貼為佳,鏡片有分遮陽墨鏡、防風透明鏡、夜間黃色鏡等三種。

5.自行車衣:
高領口、長短袖、背部腰下有口袋,透氣排汗材質較多,為減少風阻不宜買太大,原則舒適但不緊貼。

6.自行車褲:
透氣排汗材質,緊身、下檔及臀部坐處有加強厚度墊子,以增加騎乘時的舒適度。

7.自行車手套:
長時間握把手防止流汗手滑、跌倒時手著地時多一層保護,手心處有加厚處理、部份手套手背處有毛巾布材質可機動擦汗(冬天擦鼻涕)。

8.風衣:
選擇收起時可摺小,遇天氣變化或下坡較涼時就可以穿。

9.雨衣:
變天下雨時就用得到。

10.自行車卡式鞋:
卡式鞋底可與踏板完全卡緊,使腳踏板所產生的力道完全反應到車上,另腳會固定置放在正確位置,不任意滑動,可增加踩踏效率。

11.自行車鞋:
硬底設計,使踩踏力量不流失。

12.自行車鞋套:
雨天防水、冬天還可保暖。

13.袖套、褲套:
適應變化多端的天氣,可方便隨天氣變化而穿脫。

二、車輛配備

1.前車燈:
為白色車燈,用來照明的效果不大,是讓來車看得到有單車騎士。

2.後警示燈:
為紅色車燈,在黑夜中可以讓別的車知道單車騎士的存在。

3.行李袋:
有大有小可加裝於車架上的三角袋、座墊下的座墊袋或前後置物袋等。

4.碼錶:
有單車趟里程、累計里程、單趟平均公里數、單趟最高時速等功能,可測各種狀況下的騎乘狀況,作為未來騎乘效率參考。

5.補胎工具:
挖胎棒、補胎片、膠水等。

6.內胎:
備無患,真遇到破胎就用得上了。

7.簡易維修工具:
六角板手、十字及一字螺絲起子。

8.打氣筒:
有家用型及攜帶型,攜帶型可隨車附掛。

9.水壺及水壺架:
越是休閒越要減少身上物品,水壺可置放單車上。

10.心跳碼錶:
可測得騎乘時的心跳率以作為騎乘強度控制或訓練強度的依據。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